店 名︰食養山房
地 址:台北縣汐止市汐萬路三段350巷7號
電 話︰02-2646-2266 / 0931-381-528
(電話聯絡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21:00)
營業時間︰午餐12:00-15:00,晚餐18:00-21:00
(週一休,若逢連續假期則照常營業)
價 位:葷食每套1000元、素食每套850元(每人/另加一成服務費)
官 網︰http://www.shi-yang.com/
備 註︰1. 預約制,沒有菜單,只要告知不吃的菜色即可,店家定期更新菜式
2. 平日一星期前訂位,假日一個半月前訂位
寒風細雨中,我們一行四人來到位於汐止五指山上的食養山房,若說它偏僻、沓無人煙可是一點兒都不誇張,在山路旁邊的入口極不顯眼,在衛星GPS+人肉GPS的帶領下,我們還是錯過了該轉入的叉路。
幾年前食養山房還在陽明山舊址時曾經造訪一次,食養山房從新店的山區搬遷到陽明山的松園旁最後又搬到了汐止的山區,越搬越偏僻,就是為了找尋更遠離塵囂更寧靜的地點,但認同其理念的食客仍絡繹不絕地從國內外前來。
餐廳裝潢採中式典雅簡約風,處處自然古意禪風,從停好車循著碎石小徑走入,有種遠離塵囂、沈澱心靈的放鬆感,用餐區域隔成一個個的獨立(或半獨立)式廂房,當天安排的是位於第一排的包廂,從大片窗戶看出去即是充滿綠意的景緻,空間撩繞著古箏彈奏的中國樂音,內部陣設及色彩簡單樸素,牆上的掛畫與放置於桌上的書籍、鮮花,營造出相當優雅人文氣息,但可能是服務生急著上菜吧,我們還沒坐定就將桌上擺設撤走了,實為可惜。
▼ 外頭又濕又冷,包廂中放著取暖的炭爐,光用看的就增添許多暖意
▼ 甫入座即奉上一杯暖呼呼的薑茶
▼ 蔬菜湯
嚐到湯頭有魚骨、大頭菜、洋蔥等,長時間熬煮之下,呈現出濃馥的口感,是一道非常暖胃的湯品
▼ 高山烏龍茶
▼ 前菜三式︰
□花生豆腐︰口感不若豆腐般紮實,而是如同豆花地滑嫩,入口後花生香氣溢在口腔中,上頭佐以花枝、山粉圓、橄欖醬、醬油調味,蠻特殊的組合
□以桑椹醋為主體,調和紅蘿蔔與石榴
□烏魚子麻糬︰麻糬包烏魚子採油炸方式,底下襯著水煮紅蘿蔔和高麗菜,淋醬並不搶味,有股淡淡的胡麻香氣
▼ 干貝山藥蒸蛋
這是四人份,上頭白色的山藥泥,使蒸蛋更添滑嫩順口,山椒粉的一抹辛香與干貝鮮甜味融合其中
▼ 當天自備的紅酒Montes Merlot 2010
▼ 視覺與味覺都氣勢的生魚片拼盤,蔬菜配義式油醋醬,魚鮮配醬油芥末︰
□小鮑魚,上頭是納豆海苔醬
□紅魽、竹莢
□干貝、鮭魚親子捲佐酸黃瓜醬
□海膽佐昆布、茗荷,腐皮卷銀芽、韭黃
□蔬菜類的食材有藍莓、茄子、西洋芹、綠花椰、石蓮花,和有清香的杏仁味雞腿菇
▼ 中場休息,用鳳梨汁加百香果讓味蕾重新甦醒
▼ 紅蝦佐墨西哥辣醬
▼ 稻荷壽司
略帶甜味的豆皮裡,除了米飯外,食材意外的豐富,從鯷魚, 酪梨, 沙拉,到蓮藕片,層層疊疊的滋味與峰迴路轉的口感,看似簡單的一道菜,讓人嚐得出廚師的創意與用心
▼ 沙拉米手卷
Salami油飯,搭配清爽的杏鮑菇和黑木耳,從Salami的軟香、到杏鮑菇的鮮嫩、到黑木耳的爽脆,截然不同的對比的口感,挺有意思的
▼ 蓮花雞湯
這道湯品是食養山房的招牌菜,上桌時服務人員會將乾燥蓮花加進湯中,蓮花遇熱展開花瓣,裡頭有蓮子、蓮藕、柳松菇、雞
肉等食材,雞肉已經太老,但不影響整體表現,畢竟湯才是重點啊
▼ 黑糖桂圓芋泥,以熱紅茶搭配
薏仁、花生粉、暗藏其中的綠豆仁創造出多層次口感
▼ 時令水果︰香瓜、蓮霧、水梨
雖然每一道菜色的份量都不多,但整餐吃下來飽足感絕對不用擔心,擺盤用心精緻,
◎環境篇
▼ 一樓包廂後方的長廊,右側也有一些用餐的廂房,便少了綠意景緻
▼ 一個猜測只有裝餘功能的小圓桌,應該不會安排在這裡用餐吧
▼ 二樓包廂外,設計了一個日式住宅常見的緣側,天氣好的時候,酒足飯飽後在此或坐或倚,定是件非常愜意的事
▼ 這裡的陳設彷彿令人置身「過故人莊」的場景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 處處可見鮮花,這是文心蘭
▼ 雨中的景緻氛圍,可能是淅瀝的雨聲讓人有洗滌心靈的聯想吧,格外感到寧靜放鬆
▼ 因地形而自然生成的小瀑布,沒有腳架、一手雨傘一手相機加手震,迷焦了
▼ 從這角度,廁所似乎雅緻舒適,實則有許多可改善的空間,包括清潔度、女廁內部的空間狹隘等,但只能告訴自己,在山上就別計較那麼多了
▼ 離去前最後一隅,有機會的話,會再來的